粮食安全,怎样看待生物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怎样看待生物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现代生物技术涉及到食品安全的主要就是转基因食品了,所谓的转基因食品即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它们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粮食安全。这种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出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主要有:①转基因食品外源基因产物的营养学评价(包括:营养促进或缺乏、抗营养因子等)、毒理学评价(包括免疫毒性、神经毒性、致癌性、繁殖毒性等)以及是否有过敏源;②外源基因水平转移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如标记基因转移引起的胃肠道有害微生物对药物的抗性等;③未预料的基因多效性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如外源基因插入位点及插入基因产物引发的下游基因转录效应而导致的食品新成分的出现,或已有成分含量减少或消失等。当然评价指标还应包括其他一些内容。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通过对商品化的转基因食品植物的安全研究证明,转基因食品外源基因水平转移的可能性极小。人们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后,绝大部分DNA已经降解,并在肠道中失活,极小部分(<0.1%)的DNA转移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在特例中需考虑。对杀虫晶体蛋白Bt而言,因它只作用于鳞翅目昆虫,对哺乳动物、鱼类及非鳞翅目昆虫无作用。有些蛋白已知为抗营养因子(如外源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由于食品加工可减少或消除这些毒性物质,因此含这类毒性物质的食物生吃时有毒,但经适当加工后则是安全的。在下列情况下转基因植物食品可能产生过敏性:1.外源基因编码已知的过敏蛋白。2.基因源含有过敏蛋白。如Nebraska大学证明,表达巴西坚果2S清蛋白的大豆有过敏性,这是迄今已知转基因植物未被批准商业化的惟一例子。3.转入蛋白与已知过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免疫学上有明显的同源性。4.转入的蛋白属某类蛋白的成员,而这类蛋白家族中的有些成员是过敏蛋白。
现在还是尽量选择非转因食品,因为非转因食品更安全一些。
农e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