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技术,肉鸡养殖的成本,以及前景如何?
肉鸡养殖的成本,以及前景如何?
2011肉鸡养殖前景:目前我国肉鸡生产现状、前景和策略 肉鸡生产是一项高产高效养殖业肉鸡养殖技术。首先,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49日龄时公母混养群平均活重约为初生重的45~50倍。料重比可达2∶1,比猪高50%。其次,肉鸡可适当加大饲养密度。与蛋鸡相比,肉仔鸡性情温顺,很少跳跃、啄斗,因而饲养密度可比同样方式饲养的蛋鸡提高一倍左右。第三,由于肉鸡生产周期短(6周龄可上市,一年可生产5-6批),因而可提高鸡舍、设备的利用率,加快资金周转,故投资回收期短,生产效率高。第四,肉鸡适于集约化生产,经济效益好。采用平养方式,在我国人均每批可养肉仔鸡2000~2500只,一年可出栏1~1.5万只;机械化饲养,人均每批可养0.8~1万只,一年可出栏4~6万只。上述特点促进了国内外肉鸡生产迅猛发展。
在养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滥用饲料添加剂
将添加剂视为提高生产性能的万能药,不根据饲料各种营养成份的含量多少,而滥用添加剂,既加大了养鸡饲料成本,又破坏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经济上得不偿失。
二、过早催产
不根据产蛋鸡的发育规律和营养需要,而盲目地提高饲养标准,加大营养成分的含量,致使产蛋鸡提早开产日龄,使产蛋鸡体小、早衰和产蛋高峰期持续期短,从而蛋重和产蛋率下降,使产蛋鸡生产性能降低。
三、盲目引种□
不少养鸡户存有品种越新越好的思想,而不考虑引进品种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饲养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 还有部分养鸡户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雏鸡的质量,品种上只要求一般,而不求名优产品。
四、长期用药
在养鸡日常生产饲养管理上,为预防鸡病而长时间不 间断地饲喂各种药物,不仅造成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和药物的浪费,而且还将使各种细菌产生抗药性,而严重影响到后来对病的治疗效果。
五、盲目用药□
有不少养鸡户一旦遇到鸡发病时,不经兽医人员确诊,自己便盲目使用药物,从而贻误了病情,既造成了药物、饲粮浪费,又增加了成本。
六、过勤添料
在鸡的饲喂全程中,不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标准,而在饲料中盲目添加一些营养物质,导致饲料中各种营养成份失衡,而影响了鸡的生长发育。
七、饲料突换
不根据鸡常用习惯饲料,换饲料不给鸡一个适宜的适应过渡期,而采用突然变更的作法,从而引起鸡的应激反应,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八、病健混养
在养鸡生产中,不注意随时将病鸡剔除隔离,而是病鸡与健康鸡仍在同舍,同料混养饲喂,从而导致疫情传染,造成经济损失。
九、重疫苗不重卫生消毒
一般养鸡户只注意按时进行防疫注射和药物治疗,但对每日的鸡舍卫生清扫和地面粪便的消毒处理不能随时清理,而给各种鸡病的传染留下了隐患,所以尤其在新进一批鸡苗前,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则至关重要。
十、忽视淘汰低产、病残鸡
从育雏到产蛋前这段时间只重视鸡的成活率,对鸡群中的弱小鸡和残鸡不及时淘汰掉,而到开产后只重饲养管理,忽视对低产蛋和残鸡的检查淘汰,既造成饲料浪费,又降低了养鸡效益。
农e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